给钱就能”拉流水” 这些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信息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2025-05-14 01:58:37 - 综合
5月9日,漏洞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通报:2020年3月,钱个人该咋中信银行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权的流水里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银行违背为存款人保密的金融原则,涉嫌违法违规,信息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漏洞对中信银行启动立案调查程序,钱个人该咋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流水里
给钱就能“拉银行流水”吗?银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仍存哪些个人信息保护漏洞?应如何堵住?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体验:“付钱拉银行流水”有真有假
记者调查发现,金融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个人“银行流水”信息的信息售价从600元至5000元不等,查询时段为1个月至12个月,漏洞时段越长价格越高,钱个人该咋买家只需要提供查询对象身份证号码就能查询。流水里
QQ名为“杨大”的卖家告诉记者,被贩卖的各种个人信息中,“银行流水”等金融信息最值钱。他表示,做这行的都得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里“有人”。
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银行“内鬼”参与倒卖个人金融信息的情况并不少见:中行无锡分行职工唐某某利用工作便利,将该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5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电子邮件非法提供给他人;建行余姚城建支行原行长沈某某,将该行受理的贷款客户财产信息共计127条提供给他人用于招揽业务。
记者还发现,由于卖家大多要求“先付款后查询”,也有不少所谓“侦探公司”借此诈财。
名为“百胜私家侦探公司”的卖家向记者开价600元表示可查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的信息。记者支付部分定金后,卖家表示40分钟左右将会发来相关流水信息。约25分钟后,记者发现自己被该卖家“拉黑”。
银行中仍存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漏洞
据了解,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发现并通报一大批涉及金融等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及安全监管漏洞,抓获各行业内部涉嫌违规人员3000余名。但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仍存一些隐患值得警惕。
——为“拉客户”“冲业绩”违规泄露用户信息成部分银行“潜规则”。浙江某农村信用社的一线柜员小张告诉记者,银行内部只有一线柜员有权限查询客户流水及其他信息,且查询时需其他员工共同授权,系统会自动留痕。
“但如果行长级别的领导以业务需要为名要求查询导出某客户流水,柜员往往难以拒绝。为‘笼络大客户’,而帮其私拉他人流水,这在一些银行也不是秘密。”小张说。
——银行内控漏洞致用户信息流进“黑市”。曾在广州某银行任职一线柜员的周女士透露,其所在银行的柜员可以随意查看客户半年内交易流水,无需授权。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部分银行对记录客户信息的纸质资料保护不足,未能及时销毁或失控流出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已“上云”的资料,也存在因操作规范执行、监督不严而导致信息泄露风险大增情况。
浦发银行某原电销中心业务主管任职期间违规获取、储存大量客户个人信息致其全部外流入电信诈骗团伙手中。
——部分银行App涉嫌过度索权致泄露信息风险上升。记者随机测试了多款银行App,发现其中多家存在不同程度“诱导”用户授权获取手机信息权限,如不同意其隐私条款则不能继续使用。其中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建议用户同意读取拨打电话及通话管理,照片、媒体内容及文件,获取位置信息等信息,否则相关功能将无法使用。且该类授权属于“一次授权、长期有效”,后期再使用时,系统不再提示授权。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高级研究员臧雷表示,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金融借贷类App可以获取的最小权限范围为存储权限。机构应尽量遵循最小索权原则,尽量不因存储权限之外的权限影响用户使用App的关键功能。
某银行风控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大多数银行App都涉及技术外包合作方,尽管在遴选时对合作企业背景、安全性有一定考量,但合作企业部分员工泄露信息的风险仍然不小。
“目前不少银行员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全凭自身职业操守。”周女士说。
强化保护急需提升“法律+技术”防护力
如何才能堵上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个人信息安全漏洞?中国人民银行某省级分行工作人员建议,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银行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不能仅“内部处理”了事。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有部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涉及个人金融信息的刑事保护、内控制度保护和技术规范,且相关立法仍在推进中。
2月,央行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对金融业机构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也将在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对外发布。
2019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机制。
2017年5月,两高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数字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表示,目前的个人信息侵权民事救济机制仍然着眼于弥补实际损失,难以对故意侵权者在法律上形成有力约束。建议对非法披露他人信息、故意侵害他人信息权利的行为设定最低赔偿金额,加大惩罚力度。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建议,应督促银行筛查自身和第三方合作公司在个人金融信息采集、传输、维护、留痕的全流程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泄露风险点,及时更新防火墙、身份认证系统、数字签名等安全监控技术,防止因不规范操作泄露或恶意窃取等内部人作案。
责任编辑:24
- END -
清晨突发地震!震感强烈!救援人员已赶往震中!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12日5时11分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8.91度,东经87.54度。当地多位网友表示:震感强烈,直接被晃醒。据新华社,记者第
北京朝阳:积极推进无障碍药店建设 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为助力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药品零售企业服务水平,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检察院、区残联在辖区开展无障碍药店体验活动,同时邀请了无障碍监督体验员现场对相关设施进
广东在线为12.2万家企业提供“全天候”“零距离”专属质量服务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记者获悉,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粤品通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提质助优强链”质量服务会。会议总结了广东省粤品通平台质量帮扶工作成效,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
北京发出京津冀首张外资主体资格证明互认营业执照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4月19日,北京牛卡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管局领取了首张通过京津冀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互认方式办理的营业执照。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办理此
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_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汤 珏)4月25日,我市发布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增速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回升向好态势明显。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行刑衔接 打击恶意索赔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在品尝美食时以取得免单或索赔为目的故意投放异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损害了营商环境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期该局收到
海南:清理“展虫”保障消博会安全平稳

中国消费者报海口讯记者黄劼)4月13日至1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举办期间,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海口市市场监管局上下联动,优化服务,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实现重大活动保障零差错、食品安
北京东城开展“版权赋能民间文艺发展”主题市集
市场监管人员向市民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内容。版权赋能民间文艺发展主题市集现场。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在德必天坛WE文创园举办了“版权赋能民间文艺发展”主题市
宿州:发挥城市公园生态价值 打造人居环境绿意空间

近年来,我市以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先后改造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既美化了城市景观,又提升了城市品质,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城市生态文明。城南公园位于我市主城区南外环北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乘坐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应注意七事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五一”小长假临近,北京各大公园景区即将迎来客流高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等特种设备将经受长时间、高频次、满负荷运转考验。为保障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
广东发布规范殡葬服务市场价格通告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清明将至,为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确保殡葬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3月2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向广东全省殡葬基本服务、
北京通州:“快”“细”结合护航节日食品安全

“五一”假期临近,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全面加强了食品领域的日常检查力度频次,并通过快速抽检、专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发现问题隐患、打击违法行为的能力和效果,通过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监督经营者严格